壳寡糖是一类由2-10个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低聚合度水溶性糖类,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以及多种生物活性,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已较为普遍,多用于果蔬保鲜、促进种子萌发、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植物抗性等。已有研究表明壳寡糖可通过提高果实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来延缓天麻衰老,其中以%浓度的壳寡糖处理效果比较好;用2%壳寡糖涂被纸包装处理后的西兰花能够有效保持采后的感官与营养品质。在促进辣椒、番茄等种子萌发方面也有相关的研究,一定浓度的壳寡糖可以促进辣椒种子萌发,mg·L-1浓度的壳寡糖效果明显;在150mg·L-1的壳寡糖作用下,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鲜质量、胚芽鲜质量、活力指数,分别增加了16.67%、19.87%、41.67%、23.66%和48.57%。壳寡糖在提高作物品质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曾海红等研究发现茶叶喷施含0.0073%壳寡糖处理的水浸出物含量比对照提高44.41%,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7.12%,茶多酚含量15.91%;3000Da壳寡糖处理下的叶片中文多灵的含量相较对照处理提高了60.52%,长春质碱的含量可以达到3.06mg·L-1,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47.72%。
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脯氨酸的累积是其合成和降解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和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分别是脯氨酸合成过程中谷氨酸途径和鸟氨酸途径的关键酶,脯氨酸脱氢酶是脯氨酸降解途径的关键酶。姜淑欣等研究发现,PEG胁迫下小麦叶片中谷氨酸和鸟氨酸合成途径加强,P5CS和δ-OAT活性均明显增加,而降解途径中PDH活性却受到抑制,引起脯氨酸含量增加。本研究中,处理12h和24h后,喷施100mg/L和200mg/L的壳寡糖明显增加了PEG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处理24h喷施200mg/L壳寡糖除外),可能是壳寡糖对脯氨酸合成和降解途径综合调控的结果,能进一步提高脯氨酸合成途径中的P5CS和δ-OAT活性,同时抑制PDH活性,促进干旱胁迫下脯氨酸的累积,增强了小麦的渗透调节能力。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