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画转印工艺-特点-供应商-丰有供
烫画是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梳篦、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的工艺画。烫画相传创始于清代。河南、广东、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都有生产。采用铁丝仿烙笔,在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仅能生产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解放后对制作工艺和工具进行,可随意调温,从而发展了烙版、烙纸、烙绢等工艺。烙绘时可进行润色、烫刻、细描和烘晕,色泽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这是我们所说的民间烫画。
起源发展:
自由烫画最早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和西欧得以普遍流传,早期的烫画主要是对一些流行口号、字符等的烫印,后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新新人类越来越标榜个性,再加上电脑技术的发展和相关软件的开发,促使自由烫画产业渐渐发展为各式生动图案的烫印。由于烫画的印刷工艺简易,所需的材料经济易得,而且可普遍应用于各种承印物(如针织T恤、牛仔布、毛绒、玩具、鞋、背包、各类尼龙帽等),因此,烫画现已在欧美风靡成形,成为很受欢迎的印刷工艺。近两年,烫画工艺走入了中国市场,并引起一片热潮,受到国内时尚男女的极度喜爱和追捧。
民间烫画:
民间烫画在葫芦、纸、木板、三合板、家具上烫画,多为中国传统山水、人物、历史典故等内容。很多为民间传统木工工艺艺人传承。70-80年代曾盛行一时。铁笔俗称烙铁,有大小粗细之分。
3烫画艺人
清末民初,涌现出来很多很好的烫画艺人,并且在河南、广东、江苏和浙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中比较知名的,南阳有赵星三、李番之、邱义亭、杨殿奎、张彦夫、张西凡、牛金星;江苏有张友琴、钱怀瑾、刘锦堂、潘三四等;广东有陈晚、赵仲衡、赵兆铭、赵晃等,都名噪一时。
建国后民间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人物如黑龙江的民间艺人丁宝军等,可在纸上烫画,作品有全幅《清明上河图》,《百美图》等,山水人物活灵活现。空间感强,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无锡据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6062041号
版权所有@面料网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